读书如行路

       每当我看到夕阳中,寂寞的小路旁的梧桐树下,站在一黄鱼车盗版书旁的卖书人的时候。我的心中总要不由自主的升起一种钦佩的感觉,一种向往的感觉。因为,小贩恍然间成为了一个侠士,一个中世纪驾着马车的游侠,冒着危险,贩卖着最宝贵的黄金——知识。我总喜欢将书籍想象为马车,而将读书想象为坐着马车在各地行路、冒险。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和我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暗合的。

读书如行路,书籍便是道路上过往的马车,选择登上一辆,它将载着你走向未知,载着你经历知识的冒险。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经历书中人的人生经验。虽然,我们没有真实的经验,但是我们凭借想象和我们自己的经验能够感受到一些模糊的感官体验和与书中人相似的心路历程和思维感悟。这些,就是一本书能够呈现给我们的,我们如同坐在一辆巨大的马车上,马车一边向前方行使,我们一边观看路旁的风景,时而惊讶,时而唏嘘,时而悲伤,时而欢乐。当我们在阅读《基督山伯爵》的时候,我们自己仿佛就是埃德蒙•唐泰斯本人,经历着书中世界的种种悲欢离合。有时候,我们还会代替书中的人物进行思考,得出一些结论。而这个时候,作者写书的根本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他带领了我们到达了一个新的地方,一个未知的地方,他让我们以一种之前没有的眼光观察世界,我们眼中的世界和之前的大不相同。我们在虚拟的经历过了书中的一切之后,分享了书中人的人生经验,我们开始尝试以书中人的思考方式思维,或者我们开始按照书中所提示的思维方式思维。就如同我们在看过《庄子》之后,也开始以庄子式的思维来看待问题。

在我们在看完书之后开始练习思考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就仿佛在探索,观察那辆大马车带领我们来到的陌生的地方。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验证我们心中的疑虑,同时也证实书中的观点。就好像我们在看了《人性的弱点》之后,忍不住要尝试使用书中所讲述的方法来验证书中所说的人性的诸多弱点。在看完了《学习的革命》之后尝试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察看自己是不是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在看完了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之后尝试分析自己的梦境等等。我们开始了自己内在的思考和实践,毕竟,理论和实践是需要相互结合的。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同时,理论也指导着实践的进行。在大量的实践过后,我们熟悉了原本对我们来说陌生的地方,开始对附近几条幽暗的小道或者说通向遥远山脉的大道好奇起来。因为之前的马车已经离开,我们就开始寻找其他的马车向我们好奇的方向进发。这就好像我们在阅读完了《Flash入门教程》之后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会主动的去寻找《Flash中级教程》之类的书,我们需要从深度上进行延伸。或者我们也可以从广度上进行延伸,就仿佛我们在看完了鲁迅的《呐喊》之后会去主动的寻找《彷徨》等等。许多人喜欢将书籍形容为“人类进步的阶梯”,虽然这种说法并没有大错,但这样的比喻过于简单,仅仅从高度上去抽象,很容易忽略其实质。读书其实如同行路,如同在未知的世界中探索。

回顾所有我们看过的书,那将是一条崎岖蜿蜒的小路,也许我们每个人的起点都相同,但是很少人的经历是相同的。我们没有时间去阅读所有的书,于是,我们习惯沿着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寻找我们需要的书,承载着我们走向更深层的境界。虽然,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虽然,我们甚至需要花十几年才能够真正看清那马车在我们出发时来的地方;虽然,我们有时候会碰巧走上一条坎坷的道路。但是,我相信,所有的这些道路的终点都是相同的,所有的道路,或崎岖或平坦,或蜿蜒曲折或一路畅通,他们所指向的都是所有精神所有文化,所有文明的终极目标——哲学的真理。这,也是我们在黑暗,充满迷雾的道路上一直能看到的,远处可望而不可及的光亮,正是它,给与了我们希望,沿着前人的车辙印继续向前探索。直到有一天,我们也能够制造自己的“马车”。

屈原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也许是世界上所有读书人的最佳写照,我也在其中,静静地等待黄昏中的梧桐树下那一辆通向真理的马车。

                                                        姚  远    二〇〇五年五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