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 栖 居(考试作文)
庄子曰:“邈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御风而至九天。”这多半是庄子在静坐冥想时的想象并且这也是与道家出世的思想相吻合的。庄子的一生过得相当逍遥自在,不仅在物质上[Y1] ,更是在精神上诗意的栖居[Y2] 着。
无为而至[Y3] ,是庄子世界观的总结。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在洞察天道即规律的情况下让自己与周围有利的条件自然融合,达到至高的境界。这种举手投足[Y4] 看似无意,却处处有如天助的生活方式必然是充满闲适、旷达与自得的诗意的。
陶渊明在晋朝时[Y5] 并没有当上大官,但是他却深得“道”的精髓,[Y6] 诗意、无为地栖居于世间。[Y7]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这种(得道状态)状态的最佳写照。试问,陶渊明的这种生活状态,当世何人能敌?[Y8] 辞官归田,看似愚蠢可惜,却是一种对世道的深刻洞察。[Y9] “不求甚解”看似马虎随便,却是对读书之乐的深刻领悟;务农耕田,看似劳累辛苦,却是出于一种对自然(的田园)生活的不舍追求[Y10] 。陶渊明诗意地栖居在“道”的崇山峻岭之中,不但当时无人能敌,就连现世也无人能及也。[Y11]
纵观中国历史,在“道”的森林中也还栖居着许多人。(有)在竹林中弹着《广陵散》的嵇康,(有)畅游(夜泊)赤壁,叹天地广阔而人生短暂的苏轼。还有那随园老人袁枚等等。他们中何人没有经历大彻大悟,何人没有对人世的深刻洞察与见解?可见,“道”的栖居是建立在对人世(运行规律)[Y12] 的深刻洞察与理解之上的。
于是[Y13] ,有人要说,道家之风(说)不过消极厌世尔尔,“道”的栖居不过是一个失败者的精神避难所(而已)云云。
这种观点流于片面。要知道“道”家那积极入世之刃既出,谁与争锋?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在举手投足之间解牛于无形。在间隙处游走,在狭缝中串行游刃有余。而对于我这个自以为是的二十一世纪的道家传人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Y14]
有人说,高考只是敲门砖[Y15] ,高三的学习是功利的。然而我想,学习也是需要洞察与理解的。当我们在深刻洞察了我们要学的知识之后,我们会发现学习会变成一个诗意而有趣的过程。想通此层又何惧高三?
无需参照什么仁义道德,无需遵守什么礼教大防。只要在洞察生活的基础上享受生活,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真,就能在“道”的海洋里充满诗意的栖居,而死生又何足道也!
姚 远
二〇〇六年二月二十日
[Y1]庄子在物质上过得是相当贫乏的,所以不能说庄子在物质上过得有什么诗意。
[Y2]题目是“道”的栖居,但是这里第一次谈的栖居却是“诗意的栖居”。
[Y3]应该是“无为而治”。
[Y4]举手投足是指什么?前面并没有提到过“举手投足”。
[Y5]陶渊明在什么时候当上过大官呢?
[Y6]当上大官于是否得到“道”的精髓有什么联系吗?你在这里用了转折关系。
[Y7]本文写到此,必须把“道”于诗意、无为之间作出推理性的交代。
[Y8]何人能敌?是对立关系。其实,你是想表达谁能达到这种境界。是否改为“古今能几?”
[Y9]应进一步点题,“与其残民以呈,不如拽尾于泥涂。”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清高气节。
[Y10]这一段排比句写的好。老师评。
[Y11]现世更比当时难。递进颠倒。
[Y12]“道”就是规律。不然比较笼统。
[Y13]“于是”是递进,“可是”才是转折。
[Y14]一段败笔!老师评。
[Y15]这一段一定要将高三的学习生活与道的栖居联系起来。应该这样开头:高三的生活是极为紧张忙碌的,怎样将这种紧张的生活节奏与“道”的栖居的生活观点联系起来呢?我认为……..(一方面用“道”洞察人生,人生何处无芳草,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方面用庖丁解牛的精湛技艺和认真的态度迎接高考。让我们在道的栖居上从胜利走向胜利。